史记计载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一座不朽里程碑”。《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它问世以来,研究它的文章和专著连篇累牍,不计其数,对它的研究已经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但由于它年代已久,又经过后人增删,所以至今给我们留下很多疑点。张大可在《史记研究史记断限考略》一文中则从《史记》的成书过程和司马迁的历史方法论角度考察,得出和程金造相似的结论,认为“至于麟止”是司马谈效法《春秋》而发凡起例的计划;“至太初而迄”,则是司马迁修改了其父的计划后的实际断限,而且初为太初元年,后来又在创作过程中发展为太初四年;重大事件则“穷武帝之末”,司马迁原本的《史记》记事究竟迄于哪一年,粗算起来就有六种不同的说法,若细算起来,则不下十种,比较权威的说法也有四五种之多,却没有一种能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真可谓是千载之谜~

史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

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确凿无疑。

扩展资料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此前“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

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人民网-《史记》是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治国宝典

百度百科-史记

《史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讫于汉武帝,历时三千余年。所述史事,详于战国、秦、汉。据《太史公自序》记载,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是全书纲领,按年月记述帝王言行政绩,兼录各方面重大事件。其中先秦诸篇按朝代成篇,秦汉诸纪则按帝王成篇。项羽虽然不是帝王,但他一度主宰天下,分封侯王,政由羽出,所以把项羽也载人本纪。“表”采用表格形式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以清脉络。其中包括世表、月表和各种年表。“书”叙述各种制度沿革,内容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世家”记载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兼及个别地位与侯王相当的著名人物。“列传”主要是社会各阶层代表人物的传记。少数篇章为中国少数民族以及与中国互相往来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记录。本纪和列传是全书主要部分,与表、书、世家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本文来自作者[凌寒]投稿,不代表史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eischool.com/sch/547.html

(9)
凌寒的头像凌寒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凌寒的头像
    凌寒 2025年09月22日

    我是史超号的签约作者“凌寒”

  • 凌寒
    凌寒 2025年09月22日

    本文概览:《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一座不朽里程碑”。《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它问世以来,研究它的...

  • 凌寒
    用户092205 2025年09月22日

    文章不错《史记计载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史超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