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坚持每天英文阅读?

在外语学习中,水平越低越容易遗忘,这是因为初级水平什么也干不了,听不能听,读不能读、也不能交流、没法应用,忘的就快。如果能 集中时间和精力把外语学到相对高的水平 ,能看电视剧、能读小说了, 就比较好维持住水平,因为能用英语来做事情 。所以建议:中国儿童在小学阶段把英语学到FCE水平,能够阅读英文原版文学作品。(大学六级5500词,剑桥三级FCE,6500词)。

达到这一水平,英文学习者需要学习2000小时,平均每天一小时,周末每天两小时,这是实现目标的一个理想的量,不能再少了。

那可不可以隔天或者每个周固定学习一段时间?

答案是:No!因为,在语言的学习中,频度是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如果频度不够就会遗忘,学了忘、忘了学,效率很低。从频度的角度来说,每天学20分钟就好于周末集中学三小时,每天学20分钟,好于隔一天学40分钟,天天听读英语,英语就不会忘,而且会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的飞跃。

把学英语的时间集中起来,4年,2000小时就能达到高水平 。但你如果把2000小时撑成10多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如校内英语一样,学到大学,仍然只会在低水平徘徊。

你每次重复一个动作,你就激活了一个与这个习惯相关的特定神经回路。这意味着, 养成新习惯的最关键步骤之一就是不断地重复 。

人们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培养一种习惯?”其实人们真正应该问的是:“需要多少次才能形成一种习惯?”也就是说,需要重复多少次才能让一种动作变成自然而然的习惯?

就习惯的培养而言,不在于时间长短。不管你连续做了21天,30天还是300天,重要的是你重复这种行为的频率。你可以在30天内做两次,或者200次。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频率。

上图,在开始时(A点),一个习惯动作需要极大的努力和专注才能完成。在重复几次后(B点),它变得容易了一些,但是仍然需要有意为之。经过足够的练习(C点),习惯成自然,无须有意为之。超越这个界限,即习惯线之后,就可以不假思索地自动完成这个动作,就此形成了一种习惯。

简言之就是:如果你能够坚持每天打卡,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复之后,英语学习,将会变成孩子下意识的行为,不需要自律,不需要意志力!上升到生理层面的解释:重复一个动作会导致大脑明显的生理变化,大脑的特定区域会因为投入使用而发生变化,并会在荒废后萎缩。所以,帮孩子养成每日英文阅读的习惯也是在锻炼孩子的大脑!

《掌控习惯》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当科学家分析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时,他们发现研究对象的海马体——大脑中参与空间记忆的一个区域——比非出租车司机大得多。更神奇的是,当司机退休后,海马体也会逐渐变小。就像身体肌肉对常规举重训练的反应一样。

你每次重复一个动作,你就 激活了一个与这个习惯相关的特定神经回路 。这意味着,养成新习惯的最关键步骤之一就是不断地重复。

家长们还需注意的是:如果你想掌握一种习惯, 关键是从重复开始,无须力求完美 。

这里还有一个小实验:上课的第一天,佛罗里达大学的杰里·尤尔斯曼(Jerry Uelsmann)教授将他的**摄影学生分成两组。他解释说,教室左侧的每个人都属于 “数量”组 。他们作品的 数量 将成为评定他们成绩的唯一标准。在上最后一天课时,他会统计每个学生提交的照片数量。假如提交了100张,可以拿到A;90张可以拿到B;80张会被评为C,依此类推。与此同时,教室右侧的每个学生都属于 “质量”组 。他们作品的品质是评分的唯一标准。他们在整个学期里只需制作一张照片,但是要想得A,它必须近乎完美。

学期结束时,他惊讶地发现,所有的优秀作品都出自 数量组 的学生之手。

在学期中,这些学生忙于拍照、尝试各种组合和照明、在暗室里测试各种曝光手法并汲取经验教训。在制作数百张照片的过程中,他们磨炼了自己的技能。与此同时,质量组坐而论道,空想着如何达致完美。最后,除了未经证实的理论和一张平庸的照片之外,他们再无其他能表明自己曾经努力过的东西。

所以,刚开始英文阅读打卡的时候,特别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肯定会有很多的小问题,家长们要做的不是力求完美,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是肯定和鼓励他们坚持阅读的行为,保护孩子阅读打卡的兴趣,先标准化,再优化!

不管你的习惯多么有条理,总有些时候,你的生活节奏会被意想不到的事情打扰。比如:放暑假去旅行了,家里来了远方的客人,或者妈妈出差了。遇到上述情况,我们需要遵守一条简单的规则: 绝不错过两次 。假如有一天阅读打卡真的无法完成,第二天要尽快的接上。我们不可能做得完美无缺,但是我们要避免第二次失误。

错过两次是一种新习惯的开始。赢家和输家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这里。任何人都可能有糟糕的表现、糟糕的安排。但是当成功人士摔倒后,他们会迅速爬起来。所以,家长们也要从小帮孩子培养这样的意识:一个习惯偶尔被打断并不可怕,只要能迅速接上即可。

绘本阅读、坚持每天打卡的三个原因:

一、语言的学习,频率比时长更重要,集中精力将英语学习提升到能够应用的水平,知识转化成能力,能用英语来做事情,才不会忘记。

二、 习惯的培养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重复的次数。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复打卡,英语阅读就不再需要意志坚持,变成下意识的行为。

三、当习惯被意外打断,要尽快地接上,绝不错过两次。

一年级读课外书需要每天打卡吗

前天深夜,婆婆病重,这两天时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我原本斗志昂扬的状态一下子变得心事重重起来,连续两天晚上翻来覆去,白天也难以静心打卡阅读。

在这种状态下,我依然还是关注着微信圈的动态,抽空看书学习,准时打卡阅读,生怕自己跟不上大部队的步伐。

现在青椒小伙伴们已经养成了阅读打卡的好习惯,就像21天行动历一样,当坚持成为一种习惯,就很难改变。感谢一路有你,我亲爱的青椒小伙伴们!在友友们的鼓励下,我也养成了坚持阅读、写作的好习惯。

这是阅读打卡的作用之一:用群体的力量,约束并激励我们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记得有的青椒小伙伴偶尔忘记打卡在微信圈里求助的急切心情,也难忘阅读以后的打卡留言圈的精彩语句,更感谢一些群友给我的阅读打卡点赞……现在,如果我们每天不看书、不写作,就会觉得少了些什么。

阅读打卡还让我们以随笔的形式写了许多的读后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因为每次阅读之后都要发表日记,我们就正好趁热打铁,把刚才的阅读感悟轻松地从键盘敲出来,发表的打卡日记往往短小精悍。

不知不觉,我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提高。这种提高短期看不出来,时间久了,写起文章来很多句子会从头脑中源源不断的窜出来,说出话来有时能够出口成章,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今天,吴虹校长发的一张,引人思考。

是啊!每天进步一点点,长久坚持下去,我们会惊喜的发现自己离理想中自己更近了一步,终究会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这,就是阅读的作用。

打卡,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坚持天数,而是踏踏实实的阅读,从而每次阅读都能受益匪浅。

打卡阅读时,你记笔记了吗?我问自己,我没有记。当我今天开始在打卡阅读时有意的记些笔记,我发现自己的收获不再是浮光掠影的。

打卡阅读并不局限于网上阅读。电子化阅读固然有着传统阅读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它最大的缺点在于很难让读者静心思考。因此,阅读打卡并不仅仅是电子阅读,它还应该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思考、有深度,再加上阅读打卡的监督作用,我想这种合二为一的阅读方式效果一定会更好。

我看到很多青椒小伙伴们在打卡时展示了自己的读书笔记、心得录音和所看的书籍等,真的很用心,我先向优秀的朋友们学习了。

每当心绪不宁或者岁月静好时,阅读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期盼婆婆病情好转,我希望自己在阅读中思考生命,学习更多的知识,让阅读像灿烂的阳光,照进我这两天昏暗的内心。

需要。

从一年级开始读课外书坚持每天打卡有利于孩子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对孩子百利而无一害。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本文来自作者[谏曌煜]投稿,不代表史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eischool.com/sch/536.html

(9)
谏曌煜的头像谏曌煜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谏曌煜的头像
    谏曌煜 2025年09月22日

    我是史超号的签约作者“谏曌煜”

  • 谏曌煜
    谏曌煜 2025年09月22日

    本文概览:在外语学习中,水平越低越容易遗忘,这是因为初级水平什么也干不了,听不能听,读不能读、也不能交流、没法应用,忘的就快。如果能 集中时间和精力把外语学到相对高的水平 ,能看电视剧、...

  • 谏曌煜
    用户092204 2025年09月22日

    文章不错《【为什么要坚持每天英文阅读?》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史超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