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是经济学上的重要理论之一,但最初是由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 Lorenz)在1963年提出的一个气象学理论。它的本意是指一只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仅仅是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两周之后就有可能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可怕的飓风。
这个理论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对初始条件有着非常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一个非常小的偏差,将会引起最后结果的极大差异。一件原本微不足道的事情最终可能会引起一场大风暴。
如果说气象学上“蝴蝶效应”展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鬼斧神工面前的渺小,那么经济学上的“蝴蝶效应”则往往蕴含着经济运行时偶然中的那份必然。
2003年,美国发现一宗疑似疯牛病案例,这原本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但扇动蝴蝶翅膀的,正是这头根本还没确诊的“倒霉疯牛”。首先受到冲击的,自然是总产值超过1700亿美元的美国牛肉产业,和与之伴随的近l50万个工作岗位。而作为养牛必备饲料的玉米和大豆也很快受到波及,期货价格急转直下。但最终将这起事件的损失推向深渊的还要归属于美国消费者对牛肉产品出现的恐慌性信心下降,在全球化的今天,蔓延开来的恐慌情绪不仅对美国国内餐饮业造成了致命打击,甚至扩散到了全球,至少十几个国家宣布紧急禁止美国牛肉的一切进口。据说这一事件还导致我国部分地区的西餐馆一蹶不振。
再来看一个更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2012年底,我国食用油市场突然传出涨价的声音,几大食用油品牌福临门、金龙鱼、鲁花等纷纷上调了旗下大豆油、花生油等食用油的销售价格。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原因还要从遥远的地球另一端说起,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南美洲大豆产区突然宣布未来一年预期减产,大豆产量预期将减少的消息直接导致国际期货市场的豆类商品价格开始持续走高。由于我国的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条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大豆、花生等豆类作物,因此我国80%左右的大豆、花生依赖进口,进口原材料涨价直接导致了食用油的生产成本显著升高,终端价格上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由于食用油的刚需属性,涨价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下:
蝴蝶效应的意思是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都将可能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就像是一只蝴蝶,看似微不足道,但也可能会因为蝴蝶翅膀的微微扇动而引起一场风暴。
介绍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以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有可能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本文来自作者[卜兴娜]投稿,不代表史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eischool.com/sch/48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史超号的签约作者“卜兴娜”
本文概览:蝴蝶效应是经济学上的重要理论之一,但最初是由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 Lorenz)在1963年提出的一个气象学理论。它的本意是指一只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
文章不错《什么是蝴蝶效应》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