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悲秋:形容多愁善感。
读音: shāng chūn bēi qiū?
出自:清·钱谦益《李义山诗笺注》序:“绮靡浓艳,伤春悲秋,至于‘春蚕到死’、‘蜡烛成灰’,深情罕譬。”
翻译:色彩浓重而艳丽,多愁善感的性格,至于‘春蚕到死’、‘蜡烛成灰’,深情的话不用多说。
近义词多愁善感?
读音:duō chóu shàn gǎn
意思: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善:容易。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假如天下有这样一个人;又与我同生同死。小弟也不得这样多愁善病。”
悲春伤秋(伤春悲秋)形容多愁善感。
所谓伤春悲秋,说的就是这个人有一颗敏感的心,看到春天的花儿落了,就知道春天就要过去了,便想到青春易逝而感到伤心;秋天到了,看到万木凋零,使引发对人生的悲叹。
出自清·钱谦益《李义山诗笺注》序:“绮靡浓艳,伤春悲秋,至于‘春蚕到死’、‘蜡烛成灰’,深情罕譬,可以涸爱河而干欲火。”
意思是:华丽艳丽,多愁善感,至于‘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深情能够明白,可能欲望的火焰使爱河枯竭。
关于悲春伤秋的诗:
1、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春雨》唐 李商隐
译文: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缠绵的思绪,化做空泛的梦,在残宵的梦中依稀与你相见。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
译文: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唐 杜甫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本文来自作者[银士博]投稿,不代表史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eischool.com/sch/151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史超号的签约作者“银士博”
本文概览:伤春悲秋:形容多愁善感。读音: shāng chūn bēi qiū?出自:清·钱谦益《李义山诗笺注》序:“绮靡浓艳,伤春悲秋,至于‘春蚕到死’、‘蜡烛成灰’,深情罕譬。”翻译...
文章不错《伤春悲秋是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